登录 优租微信小程序

扫码找房

0574-27807777

宁波市鄞州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圆满闭幕,陈彩强获评代表优秀建议

时间:2024-01-19 21:08:21

依法履职尽责 主动担当作为 为当先锋作示范贡献更大人大力量
宁波市鄞州区十九届人大三次会议闭幕
沈敏讲话 陈兴立郑坤法蒋士勇胡建涌等出席 杨慧芳主持

奋楫扬帆新征程,乘风破浪谋新篇。

 

1月13日下午,宁波市鄞州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区文化艺术中心胜利闭幕。大会执行主席、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沈敏出席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全区上下要守正创新、锐意进取、担当作为,为在“勇当先行者、谱写新篇章”征程中当先锋作示范贡献更大力量。

 

大会执行主席、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慧芳主持会议。大会执行主席蒋士勇、胡建涌、黄健、徐卫成、夏素贞、朱剑涛、吕红琴、陆朝晖、傅纪德、葛焕在主席台就座。陈兴立、郑坤法等出席。

大会执行主席、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沈敏讲话

大会执行主席、区人大常委会主任杨慧芳讲话

 

优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彩强出席宁波市鄞州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庄严履行人大代表职责。

 

会议期间,他认真听取审议了区长陈兴立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并在分组讨论时作政府报告审议发言:

“一、是立足鄞州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市场潜力等条件,加强产业谋篇布局。

二、是完善产业发展生态,支持从源头创新到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等全链条创新。

三、是制定超常规专项政策,比如加大“三首”产品信贷、融资担保支持力度,推动首批次材料保险从1年延长到3年,设立未来产业投资基金。”

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倾听市场呼声,陈彩强代表提出的这份有价值、有分量的高质量建议,评选为代表优秀建议。

陈彩强代表也希望,在未来能够不断升华思想、淬炼实践,不断地推动鄞州区代表建议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分组讨论时作政府报告审议发言:

 

各位领导:

 

今天上午,认真聆听了陈区长所作的报告,倍感振奋、备受鼓舞,总的感受,陈区长所作的《报告》,站位高、思路清、措施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逻辑主线,传递了信心力量,指明了发展路径,体现了奋力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首善之区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是一个高度契合中央、省委精神,紧贴鄞州发展实际,顺应全区人民意愿的好报告,必将激励全区上下在新的一年里团结拼搏、勇毅前行。我完全赞同。

 

主要两方面深刻感受:

 

第一,《报告》总结成绩全面客观。一方面,经济“硬核指数”鼓舞人心。报告中有大量详实而亮眼的数字,展示了鄞州发展取得的骄人成绩,体现了鄞州奋楫争先的不懈追求。比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首次超过300亿,达到305.5亿元,固投增长9.2%,总量全市第一。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24个,是全省招大引强十佳区。另一方面,“市场指数”激励人心。惠企政策直达企业,拨付财政资金109亿,企业减退缓免税37亿,全区企业家数迈入10万级,市场信心在恢复。此外,改革指数、城乡指数、民生指数坚定人心。可以说,鄞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展现了蓬勃的生机,我跟所有普通的鄞州百姓都有切身感受到,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第二,《报告》以“七个坚持、七个加快”部署今年工作,蓝图催人奋进。一方面,今年的目标安排积极主动。比如GDP增速6%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4%,可以说,在大基数的情况下,能有这样的增长速度,很不容易。另一方面,今年的任务安排部署精准有力。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紧紧围绕“七创争先、八大攻坚”总要求,精心安排了“七个方面”重点工作。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下步工作中的第一块内容: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形成竞争新优势。今年我提出了“关于加快未来产业布局发展全面提升鄞州新质生产力”的建议,非常符合今年的工作方面,这里,简要向各位领导介绍一下这个建议的主要内容。

 

去年以来,从中央到省市,正密集部署未来产业发展。去年,《宁波市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行动方案》正式印发,着力培塑前沿新材料等九大未来产业。鄞州也推出“224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但我区在培育发展未来产业上面临着不少问题。比如创新投入相对不足,虽然全社会R&D经费投入强度达到了3%以上,但仍然远远不够,杭州3个县市区的投入总量超过鄞州,8个县市区占比高于鄞州。如2022年滨江区R&D投入就超过两百亿元、占GDP比重高达9.52%、西湖区为4.27%。比如政策力度相对不大。未来产业孕育需要长期持续推进。目前,其他地方对未来产业的规划时间从3年、5年到10年、15年不等,我区虽然推出“224X”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行动,但还未出台具体发展细则政策指引、技术研发、市场培育、资金支撑等要素不齐全。主要三方面建议,一是立足鄞州科技创新能力、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市场潜力等条件,加强产业谋篇布局。二是完善产业发展生态,支持从源头创新到应用开发、成果转化及产业化等全链条创新。三是制定超常规专项政策,比如加大“三首”产品信贷、融资担保支持力度,推动首批次材料保险从1年延长到3年,设立未来产业投资基金等。